第二章 为什么要撰写论文
2023年09月05日 21:03:40

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高校学生包括本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认为,撰写论文主要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也是为了拿到学士学位,或许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增加筹码。科研人员,撰写论文主要是为了能在某一研究领域做出成绩,增加其在该领域中的知名度,同时为了应付岗位的科研要求,评上更高的专业职称或获得国家和社会给予的各种学术荣誉,也有机会享受到不同的待遇。各级各类教师,撰写论文主要是为了满足工作岗位要求和评职称的需要,同时也为了满足教学的需要或某种学术爱好。业余爱好者,主要是出于自己兴趣爱好的需要。此外,还有些人,撰写论文或著书立说,激扬文字,完全是出于一种社会责任感。总之,从事科研活动的各级各类人员,他们撰写论文或著书立说,其动机各异、心态不同、目的各不一样;总体来说,他们撰写论文或著书立说,无外乎这几种原因。

 

 一、岗位要求

岗位,即工作岗位或学习岗位。社会上工作或参加学习的人员,有不同的工作岗位。有的岗位有科研要求,有的岗位没有科研要求。岗位有科研要求的单位部门,主要有:

1.科研机构的岗位要求

科研机构,可以分为:一是专门研究机构,如社会科学院、农业科学院、科学院、工程科学院等;二是党政机关部门附设科研机构,如党政部门机关设置的政策研究室、国民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所等,主要为政府政策咨询服务的;三是教育科研单位,如大、中、小学,其所设置的科研机构,尤其是高等院校需要毕业的各级各类本科以上的毕业生等;四是社会上设置的研究机构,具有私立性,称为私营研究机构。在这里,枚举几个案例来阐述岗位有科研要求。

  

1: 南京某高校2009年招聘高层次人才岗位要求

岗位1 :招聘系列 教师  

1.岗位编号:P2008025;岗位名称:教授; 设岗单位:公共管理学院

2.学科名称:国际政治;方向:国际政治理论

3.应聘条件(略)

4.岗位目标

(1)岗位职责—教学任务(略)

(2)岗位职责—科研任务:3年内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9篇以上。3年内出版高质量学术专著1部。3年内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1项以上。

(3)岗位职责—社会工作(略)

(4)岗位职责—其他工作(略)

 

岗位2:招聘系列 教师  

1.岗位编号:P2008051;岗位名称:教授;设岗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2.学科名称:材料科学;方向:材料学

3.应聘条件(略)

4.岗位目标

(1)岗位职责—教学任务:

 (2)岗位职责--科研任务:独立开展本方向的研究工作,申请并主持本研究方向的国家级研究课题,要求在岗期间至少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或国家级重大项目的子课题。每年以第1作者(或通讯作者)的身份在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SCI)至少2篇。开展国内和国际的交流与合作。

(3)岗位职责—社会工作(略)

(4)岗位职责—其他工作(略)

 

上述两个岗位中都有“科研任务”的要求。其中岗位1 为文科岗位,其要求“3年内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9篇以上,同时要在3年内出版高质量学术专著1部。” 岗位2为理科岗位,其要求“每年以第1作者(或通讯作者)的身份在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SCI)至少2篇。”

 

     案例2  某高校实施教师岗位聘任制度后,岗位也有科研要求

 

教学科研型教师岗位职责:

等级岗位

科研任务

专业课教师

人文科学

自然科学

艺术、体育、外语、职业教育、公共课类

副教授

五级

聘期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积分达1000 分。其中须包含以下任务:①承担1门以上二本课程的讲授;②年均完成课堂教学时数不少于144 学时;③教学质量学生评价积分不低于80分;④年均完成所在教学单位规定的工作量积分达180分以上。

聘期完成科研成果积分不少于500 分。其中须包含以下成果:①主持厅局级以上项目1 项;②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 篇;或出版25 万字以上著作(教材)1 部,或科研项目以外某项成果积分不少于80分;③未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的至少以主持人的身份申报

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 次。

聘期完成科研成果积分不少于500 分。其中须包含以下成果:①主持厅局级以上项目1 项;②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 篇或科研项目以外某项成果积分不少于80 分;③未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的至少以主持人的身份申报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次。

聘期完成科研成果积分不少于400 分。其中须包含以下成果:①主持厅局级以上项目1 项;②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 篇(作品1 件),或科研项目以外某项成果积分不少于60 分;③未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的至少以主持人的身份申报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 次。

    

     2. 高校学生学习岗位的要求

高等院校学生毕业时需要撰写的论文,称为毕业论文。这是毕业生在校学习的一个总结或者是对学生学习的综合实力进行最后一次检验。不同学历教育层次或不同专业类型的学生,需要撰写的不同类型毕业论文。一般来说,学生毕业论文在其指导老师进行撰写

此外,有的高校规定,高校学生尤其是研究生在毕业之前有论文发表的任务要求。如果没有完成发表论文的任务,就没法毕业。并且要求署名单位应是本校,否则不予认可所发表的论文。可参见《南京大学研究生申请学位科研成果基本条件(修订稿)》,就了解了高校学生申请学位的科研要求了。

   

3:

 

南京大学研究生申请学位科研成果基本条件(修订稿)

学位级别学科类型科研成果量化指标博士学位 (适用于2006级、2007级、2008级博士研究生)    理科应用研究申请人应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申请人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一篇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2、申请人有发明专利申请号(排序前三名),或至少有一项经过省部级以上(含厅局)鉴定的应用成果(排列前三名)。基础研究A类申请人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1、申请人至少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三篇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其中有一篇是在SCI索引源刊物上发或被EI(全文检索)收录。2、有两篇及以上在SCI索引源刊物上发表或被EI(全文检索)收录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B类申请人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1、申请人至少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三篇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其中有一篇是在国内一级刊物上发表)。2、有一篇及以上在SCI索引源刊物上发表或被EI(全文检索)收录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文科申请人至少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三篇论文(第一作者),其中有一期刊为CSSCI来源期刊。硕 士 学 位2006年及以后入学的硕士研究生至少在正式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一篇论文(第一作者)

说明:(省略)

南京大学究生院

OO九年七月修订

O一O年七月第二次修订

 

 

二、获得一定的学术声望

     学术声望,是指在某一学科研究领域中获得的很高学术声誉和名望。望可以是一种荣誉,也可以是一种权威。某人在某一学科领域中拥有某种荣誉,获得这个领域的认可;在某种意义上,他在这一领域中就具有发言权、具有某种学术权威,就具有很高的学术声望

     从研究领域来看,划分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领域中有不同的荣誉称号。从政府授予来看,主要有:

一是国务院和省级学位委员会的各学科(组)评议成员。这些评议成员是政府聘任的,他们拥有在某一学科领域中的名望,同时在该领域的研究中有比较卓越成绩。

二是各级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省级政府特殊津贴等。

三是院士名誉。院士名誉主要赋予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中有突出贡献中的个人。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等

四是各级政府培育人才工程授予的各种名誉。如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才,省核心专家,省管专家,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省级和国家级教学名师等。从社会或公众赋予来看,有德高望重的教授或老师知名专家名企业家、社会活动家策划师评论家名编辑等等。

某些高等院校的简介,往往以有政府授予各种荣誉的专家学者的数量越多为荣,以显示此校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省管专家、学科队伍中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2人、全国高校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8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贵州省核心专家1人、省管专家17人、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3人、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9人、省高校教学名师11 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2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4人,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9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17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6人,海外和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获得者26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59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96人,国家级教学名师7人。”

    

 三、获得一定的资金资助和利益奖励

    学界进行科学研究时,可以申请各级各类科研资助基金,有政府设置的科研资助基金,也有社会设置的科研资助基金等。在某种意义上,这些科研资金不仅给研究者带来荣誉,也带来不少的物质利益。此外,获得各级各类科研资助基金资助的申请者还会得到所在单位部门的各种各样精神和物质奖励。

一是国家各级政府机关部门单位设置的科研资助基金。目前国家级课题资助基金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基金、全国艺术类研究基金等;省级课题基金有省长基金、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和科技厅各类科学资助基金,省级人才工程资助基金等;还有市(地、州)级机关部门单位各类资助基金。从资助量来看,社会科学资助基金多70、80来万元,少至几千元不等。一般来说,国家级社会科学资助基金要多些,省级资助基金要少些。而自然科学资助基金,国家重大项目资助金额达亿元,一般国家级项目资助最低也要有几十万元;省级重大项目也有几百万乃至上千万元资助,一般项目最低资助金额上万元。

二是横向项目基金,主要是海外资助项目基金,这种项目资助大少不等,有上千万元的,也有几万元的资助。

三是各个科研机构对获得各级各类资助基金的奖励和比例配置基金。这也是吸引众多研究人员从事科研活动的一大动力。2009年贵州某高校对从事科研进行奖励。学校鼓励教师进行科学研究,对积极从事科学研究并做出优异成绩的教师,按照《贵州民族学院科研奖励暂行办法》给予奖励;获得主持省部级规划教材的项目,学校奖励主持者2000元。

    四是各个科研机构都有对发表在不同级别期刊上的学术论文有奖励措施。有的高校规定发表在北大版的全国中文核心和CSSCI期刊上的论文有奖励,有几百至上千元不等;有的高校规定在SCI期刊发表上的论文奖励几千乃至上万元等。

五是高层次人才引进奖励。高校发展关键在于高质量的高层次人才。高层次人才,主要是指硕士、博士学历研究生,副高以上职称和政府授予各种不同学术荣誉高级人才等。不同高校对高层次人才进行奖励的数额不一样。

国内重点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待遇相对而言要低些,一般院校要高一些。东部某一重点大学2006年引进人才,博士学历人才给予25万元的安家费,每月给予800元的住房补贴;而同城某一般院校在却给一套住房约50万元,给予其配偶安排工作。不同地区院校给予的待遇是不同的。但随着高层次人才的大量培养和日渐增多,今后引进高层次的人才的待遇方面会越来越低。这与人才市场供给关系有关。

 

例:

 重庆某高校2009年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中,明确给予的待遇如下:

 1、三峡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省部级重点学科带头人,重庆市‘322’重点人才工程等省级重点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才):住房160m2左右(工作满八年后,住房产权归个人);安家费20万元;科研启动费文科15万元,理科20万元;配电脑、安装家庭电话;配偶或子女1人可随调。除基本工资外,还享受不低于10万元/年的岗位津贴(三峡学者特聘教授岗位职责及工作任务等按学院规定执行)。服务年限:八年。

2、教授(学科、学术带头人):教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省市级学科(技术)带头人.住房140m2左右(工作满八年后,住房产权归个人);安家费15万元(具有博士学历学位的教授为20万元);科研启动费文科12万元,理科18万元;配电脑、安装家庭电话;配偶随调服务年限:八年。

3、教授:住房120m2左右(工作满八年后,住房产权归个人);安家费10万元(具有博士学历学位的教授为15万元);科研启动费文科6万元,理科10万元;配电脑、安装家庭电话;配偶可随调服务年限:八年。

4、博士:住房110m2左右(工作满8年后,住房产权归个人);安家费6万元(外语、体育、艺术类的8万元,博士副教授、留学归国博士为10万元);科研启动费文科5万元,理科8万元。未评副教授的(要求期限内评定副教授),享受副教授起点工资待遇,博士副教授享受教授起点工资待遇(要求3年内评教授)。配电脑、安装家庭电话;配偶可随调服务年限:八年。以上各类人员如系夫妻关系,除住房只享受较高一方的标准外,其余待遇分别享受。

 

四、获得职务职称晋升或政治地位的提升

某人学术研究做得好,发表许多有价值的文章,出版了很有价值的专著。这表明该人在某些领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社会就会给予他的回报,比如可以获得职务晋级,甚至会提拔为领导者;或者获得很高的学术荣誉。从现实来看,很多人先在学术方面发展,然后向行政领域等方面进行发展,这类学者比较多,全国各地都有。此外,现在每一层级的职称评定都需要相应的数量论著,而且职称等级不同又会导致待遇不同。这也是促使研究者从事科研活动的一个重要的动机。

 

五、自我价值实现或兴趣爱好

做学问,不一定是科研专业人员的专长。在各类各种岗位的优秀人才,在业余时间或空闲时间做点研究,把做学问看成是自己的业余爱好,并取得很高的成就。作者明月几时有,是一名普通的公务员,利用业余时间撰写其成名之作《明那些事》。对于部分专业科研人员来说,做学问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超越自我,真正地做到学问人生。

总之,对于科研机构的人员来说,做点学问,写点文章,搞点科研,主要的动机就是名利追求和岗位要求。他们既有主动的追求行为,又有被动的无奈行动。纵观科研现象,虽有这些名利的追求,市场规律驱动科研活动,学术无疑被褪去了神圣的光环,恢复了本来的面目。科研活动成为社会的一种生产活动,由于功利因素,学术又与腐败联系在一起,被人为的涂上肮脏的泥巴,学术带上了坏名声,在社会上昂首挺胸地流浪着、漂泊着。人们对它熟视无睹,但他们又期盼着给他们带来好运。目前某些学术活动或科研工作尽管有各种各样的争议,但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即科研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解决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提供各种建议或理论,这是非常有利于推动社会发展。